如何正確使用殘響、回音

回音、殘響是什麼意思?跟我的音色有什麼關係?

如何正確使用殘響、回音

過去大家在唱過 卡拉OK 的時候,一定有聽過類似「Echo 幫我加多一點!」這樣的話,或者在舞台演出時候,也會遇到音控人員問說「要不要幫你加些 殘響(reverb) 效果?」到底這些效果是什麼?怎麼調整才會讓音樂更好聽?就讓雲聲來幫忙解惑吧!

直接音與反射音

如果在房間裡丟出一顆球,那麼這個球就會在牆壁之間彈來彈去直到靜止。同樣地,當用樂器發出聲音後,音波就會朝著四面八方擴散、反彈。也就是說,演奏一個聲音時,你最後會聽到直接音與反射音的總和。而 回音(Echo)、殘響(Reverb)的差異就在於聲音反彈、擴散的呈現方式不同。

直接音與反射音

圖片截自 Acoustic Foam Tiles & Optional Bass Trap Kit – Professional Sound Proofing Foam

直接音與反射音

圖片截自 Acoustic Foam Tiles & Optional Bass Trap Kit – Professional Sound Proofing Foam

回聲 (Echo)

還記得上次對著山谷大喊「你好」,接著聽到遠方傳來「你好」的回音嗎?當空間的特性符合一定的物理條件時,我們可以聽到完整的反射音,就好像聲音又回來了一樣。如果還是不太理解,可以看一下這支影片,裡面的第二個聲音就是吹奏後的回音。

PIPELINEFUNK – concert / Saxophone with a crazy natural echo from the pipeline / Armin Küpper

殘響 (Reverb)

除了完整可辨識的回聲之外,當聲音在空間中反彈、擴散,也會產生另外一種不同的聽感。回憶一下在浴室唱歌的時候,聲音的聽感好像比平常的自己還來的豐富、圓潤,這就是因為有了殘響的緣故。而殘響除了讓聲音更豐富之外,也會隨著空間的特性讓聽到的餘音有獨特的感受,這也是為什麼在大教堂裡的歌聲聽起來格外令人感動。

When you get a Cathedral to yourself (beautiful acoustics)

乾vs.濕,效果調整比例

因為大多時候,我們的外在環境都沒辦法給予我們天然的回音或者殘響,所以透過模擬運算的方式,將這樣的聲音特性內建在 ISOLO 的主機上提供樂友們選擇。在這裡,雲聲也經常會被問到關於效果器的乾濕比例到底要如何調整才適當。

在解答這個問題前,樂友可以看一下這個影片:

Saxophone in Reverberation Room and Anechoic Chamber

影片的一開始是在殘響室錄製,可以聽到樂器的聲音帶有非常多的殘響。之後的對照,則是在完全吸收聲音的無響室錄製,聲音完全沒有任何的殘響。這樣的差別,其實就可以對照到 ISOLO 主機上的比例混合去對照。

至於調整的比例與時機,這個則要視當時候的場地狀況而定。樂友們不妨在演出前用拍手的方式來聽聽看場地的回音狀況。如果是室內已經有一定程度的回音,那麼效果混合的比例可以不用太多;相反如果是戶外空曠或者是室內有很多柔軟材質會把回音都吸收的場地,那麼就可以酌量增加效果的混合比例。

以上分享,希望能讓大家明白聲音的基礎原理,以後演奏的時候能夠將音色調整得更隨心應手!

相關產品

ISOLO EH1 絲竹無線演出系統

雲聲首款為二胡與民族樂器設計的無線擴音設備,秀出精彩,肯定簡單。

ISOLO PRIME 管樂無線演出系統

讓方便、直覺的無線設備也有錄音室等級的音質,琢磨淬煉,極致體驗。

ISOLO CHOICE 薩克斯風無線演出系統

延伸蛇管,紮實收訊。無論是古典、爵士或流行曲風,演出錄音不求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