戲曲音樂開啟全新眼界
台灣劇樂團 黃家俊老師 專訪
在許多戲曲節目中,都能聽見黃家俊老師的琴音。雲聲與黃老師的關係,最早可以從現在聲造所前身「樂功社」追朔起。在 ISOLO 絲竹研發的過程中,雲聲很榮幸能有黃老師協助指點。合作的過程,我們也認為黃老師精彩的音樂歷程,相當適合分享給喜歡音樂的朋友們…
中國頂尖音樂本科訓練養成二胡之路
◎黃老師是從什麼時候開始二胡的演奏?
我於 1968 年出生於湖南,5歲時學小提琴,7歲開始拉二胡。因為是少數民族的關係,父親期盼我能夠考進音樂學院有穩定的發展,從那時候就開始每天8小時的拼命練習。也因此在1980年的時候,順利考進北京中央音樂學院。當時音樂學院每年只收幾百人,在全中國幾億人口中,能考進去實在不容易。當時考進中央音樂學院,大家都會像中狀元一樣歡喜慶祝。
◎進了中央音樂學院,對於老師的音樂有什麼影響?
我主修二胡,但其實從小我們都有接觸打擊樂,好比說土家族的打溜子就是很有名的傳統音樂。不過我的父親希望我專心在二胡上不要分心。在音樂學院的時候,跟隨學習的都是中國大陸當時的頂尖名師,例如馮智皓、劉長福等,每學一種曲式都要找精通該曲式的老師精心鑽研,前前後後算下來也有十幾位老師教過我。
在學校的時候,學習都以獨奏為主,畢業進入中國廣播民族樂團後,因為是管弦樂團的編制,所以都以合奏的形式演出,每個樂器的分工也很明確,中胡就是中胡,二胡就是二胡,不太可能讓你去客串其他樂器。

移居台灣,發現戲曲之美
◎是什麼原因讓老師想來台灣發展呢?與早先的音樂訓練有什麼不同之處?
我本來的個性就是想四處闖闖看,當時覺得在民族樂團的發展已經不太會有什麼變化。洽好在一次的演出機會造訪台灣,認識了現在的妻子,順應她的鼓勵萌生了來台灣發展的念頭。就這樣我從待了五年室內樂團轉到全新的領域,在明華園演奏二胡與主胡,連帶開始對台灣的音樂產生情感。
在中國大陸的時候,演奏的樂器與內容是固定的。演奏二胡的就是一輩子演奏二胡。但在台灣可能因為人口少,變成樂師一個人要能夠從高胡、中胡、二胡一路拉到殼仔弦,在這樣多元化的角色轉換中,自然就帶來了很多創意的發想。
而在戲曲這一塊,剛好是我在中國大陸的時候較少接觸的部分。剛好在明華園的時期,讓我能夠充分感受戲曲的美,也因為這樣開啟我後來跟國光劇團、當代傳奇劇場、唐美雲劇團以及黃梅戲團的合作,我也因此接觸到更多胡琴家族的樂器,並了解他們在不同種類的戲曲中所呈現的音色特性。整個過程讓我大開眼界,比方說京韻大鼓裡面用的是四根弦的胡琴(四胡),曾經在北京生活的我也是到了台灣後才第一次看到這種樂器。
胡琴是極講究「音色獨特性」樂器,聲音和諧是關鍵
◎接觸了這麼多不同的胡琴,老師有什麼心得想法嗎?
胡琴說到底,就是由外族傳入中原的樂器。最早所使用的弓子甚至是竹片,直到元朝之後才逐漸發展成現在熟知的樣貌。而這些胡琴又會隨著地方文化發展帶有自己獨特的音色個性,比較不像西方的提琴,講究的是音色的共同特性。換句話說,每把二胡其實都有自己的個性。
有個性在獨奏時是好事,但在搭配戲班或者與人合奏時,就會有點傷腦筋。這時候不得不稱讚一下雲聲,我覺得你們的 ISOLO絲竹 有掌握到胡琴的聲學特性,也提供了微調的空間,讓「個性」不至於影響整體聲音的和諧。

ISOLO絲竹 是協助排練、跨界演出、教學的好幫手
◎提到雲聲,老師說在劇團排練或演出時,會用到我們的設備原因是?
在劇團的排練流程,通常在劇本寫完後,音樂的部分也就順勢完成,樂團就開始排練。前期演員跟樂團會分開排練。一直到了總綵的階段,演員樂團才開始一起排練。這時候場面很大,現場加了演員的歌聲還有打擊樂器的聲音後,很容易就把二胡給蓋過。二胡萬一不清楚,整個排練就容易有狀況。
排練場的音響比較簡單,所以只好自己想辦法。結果我發現 ISOLO 剛好就派上用場。像我上禮拜跟吳興國的當代傳奇劇團排練,就把自己的二胡用 ISOLO 擴出來,演員跟其他樂手也因為這樣可以有很好的排練品質。劇團演出所使用的媒材越來越多,雲聲的東西在未來應該會有更多發揮的場合。
◎那以老師的觀點,您覺得像 ISOLO絲竹 這樣的無線設備,你會怎麼去評價他呢?
當然以個人在一些小的場合要做些演奏分享,我覺得是一個很棒的設備。簡單一接,一個 50 到 100人的場子就聽得一清二楚,平常要做一些錄音也是可以。對於比較不熟悉音響操控的人來說,是市面上最簡單直覺的入門設備。
而對我個人而言,在教學方面我非常需要這個設備。特別是我幾十人的團體班,我需要擴音來壓著幾十把琴一起拉的聲音,學生才聽得清楚我的示範。示範的過程中,我還得四處走動看看學生的狀況,像以前牽一條線或者是掛個小蜜蜂都非常不方便。用了 ISOLO 之後,只要裝好麥克風,我接下來要站著坐著拉琴都行,聲音又清楚好聽。

黃家俊
出生於湖南湘西,是「土家族」人。從小跟著父親黃傳舜先生學習胡琴及土家族打擊樂。北京中央音樂學院畢業後,曾任北京中國廣播民族樂團胡琴、打擊演奏員。
後來移居台灣,轉往戲曲音樂領域發展,從明華園開始,陸續與楊麗花歌仔戲團、黃香蓮歌仔戲團、唐美雲歌仔戲團、廈門市歌仔戲劇團、許亞芬歌子戲劇坊、國立國光劇團、當代傳奇劇團、蘭陽戲劇團等知名戲劇團合作演出。近年成立「臺灣劇樂團」,是一個以演奏戲曲音樂為主的樂團,為台灣戲曲音樂開啟與觀眾零距離的先鋒。

黃家俊
出生於湖南湘西,是「土家族」人。從小跟著父親黃傳舜先生學習胡琴及土家族打擊樂。北京中央音樂學院畢業後,曾任北京中國廣播民族樂團胡琴、打擊演奏員。
後來移居台灣,轉往戲曲音樂領域發展,從明華園開始,陸續與楊麗花歌仔戲團、黃香蓮歌仔戲團、唐美雲歌仔戲團、廈門市歌仔戲劇團、許亞芬歌子戲劇坊、國立國光劇團、當代傳奇劇團、蘭陽戲劇團等知名戲劇團合作演出。近年成立「臺灣劇樂團」,是一個以演奏戲曲音樂為主的樂團,為台灣戲曲音樂開啟與觀眾零距離的先鋒。
相關產品
ISOLO EH1 絲竹無線演出系統
雲聲首款為二胡與民族樂器設計的無線擴音設備,秀出精彩,肯定簡單。
ISOLO PRIME 管樂無線演出系統
讓方便、直覺的無線設備也有錄音室等級的音質,琢磨淬煉,極致體驗。
ISOLO CHOICE 薩克斯風無線演出系統
延伸蛇管,紮實收訊。無論是古典、爵士或流行曲風,演出錄音不求人。